Wednesday, September 6, 2006

不寂寞的孤独

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,在生活的重压下长大了、坚强了,也许黑暗教会他战胜磨难,光明带给他希望的坦然,责任使他告别童稚,向成熟迈进。然而,什么给了他力量,让他扑扇着一双隐形的翅膀,飞越山脉,飞越海洋,飞越孤独……

他的孤独,使我一再地想到我的孤独,文章的始未,除了细节及情感带给我心灵的共鸣外,我的脑海还也确实充斥着什么:他的孤独、我的孤独,我们共同的孤独。如果说他的孤独感,来自于对生活和未来与他一样茫然的父亲,那阔大的无边无涯的永远逃不出去的芦荡,那维系着他所有心愿,承载着所有希望的鸭群,尽管这种孤独源于恐惧,但至少这种恐惧是有形的,这种恐惧中有寂寞、有失望、有迷茫、有胆怯……这种孤独是“丰满”的,有血有肉的,这种心理状态是有根可求、有底可究的,这种孤独是每个人人生旅途中感受最深、最难忘的一段旅程,是心灵中一块永难企及的伤痂。然而,贯穿我们每个人生命的,更多的是一种不寂寞的孤独,这种孤独之旅,看不到终结。

傅雷说:“赤子是不会孤独的,赤子要是孤独,便会创造一个世界,创造许多心灵上的朋友”。我们已不再是赤子,即使一部分人仍存留有赤子心境,也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群了。我们周围总有亲情包围,就像躺在蚕茧中的蛹,静静品尝安全感的味道,心灵之弦总不停地振颤着,倾泻着亲情给予的温暖,亲情的网又厚又密,将孤独与我们网在一起。我们身边总有友情相助,就像两颗星星,虽然各自有各自的轨迹,命运的美丽让它们邂逅,从第一点火花的迸起,将理解、信任与感动,演绎成永恒。友情的火亦盛、亦烈、亦奇幻、亦壮美,照射着每个人内心的空洞,尔后温暖它、填补它。带来爱的温度的火,在填补失落的人内心空白的时候,把孤独也安置在一个幽黑的角落。

亲情带来彷徨,相隔在代沟两岸的驳船,永恒地搁浅在孤独的沙滩,孤独中,不是寂寞;

友情带来疲乏,一颗心念着几个人的事情,永恒地静卧在沧桑风雨洗过的驿站,为原本孤独的驿站添上一缕冷漠的超然。

也许,孤独,本不是寂寞,不寂寞的孤独,纵然坎坷、艰难,孤独之旅依然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