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承认自己一直是不坚强的,光阴荏苒无数来回,声称自己改变了很多。但每每在深夜,却还是看到自己真实的心。我要的一直没变,只是许久不再提及,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淡去,在他人面前日渐一日地成熟起来,表现出从容淡定,心以不可自知的速度,缓缓冷了下去。却以为,这就是成长。
很佩服这类女孩子:当她发现对方不是真心喜欢她,她可以立刻撇脱地分手。其他女人,可能会继续自己骗自己,一个人苦撑。真正有智慧的女孩子明白爱情是怎么一回事:爱情,要两情相悦。你爱他,他不爱你,这段关系就没意思。——肯放手,就是爱自己。
20岁,可能有男人愿意为你付出一切,到30岁,请不要奢求男人为你改变,女人只有一个最美丽的十年,这十年间,除了充分享受,还要充分的学习,20岁那个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男人,可能会在你30岁时抛弃你,而30岁时懂得去迁就你的男人,才可能是陪伴你一生的人。
我的未来,有房子,不用多大也不用面朝大海,落地窗,窗外有阳光;有个心爱的恋人,我们一起下厨,周末开车去逛逛公园,一年能陪爸妈几次;有工作,有4M宽带,有单反,有书看,有歌听;朋友偶尔奔过来聚一起,打打牌喝喝酒叙叙旧,如此,就很幸福了。
不要和不懂你的人在一起,因为智商差是这世上最难弥补的距离。一个远不如你的人,和你的价值观相差甚远的人,是永远也不可能理解你的好。反而你的优点,会成为他眼中的缺点。你坚持的东西,会成为他眼中的难搞。所以说,与其被烂人挑毛病,还不如慢慢等懂你的人出现吧。
我还爱着你,只不过少了非要在一起的执着。
Tuesday, April 23, 2013
Monday, April 22, 2013
原来我们都一样--于是我就变成了你
每个人,总会遇见那么几个让自己迷恋而又没有办法更接近的人。
或者是接近了而没有办法更了解的人。
或者是了解了而没有办法,让他,如你迷恋他一般,迷恋你的人。
这样的迷恋有千千万万种,可能是真爱,可能是友谊,可能是焦灼的好奇,或者隐忍的崇拜。
反正,就是一个人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寄托。
如果长期得不到回馈,就成了精神罂粟,麻痹理性,不断刺激人条件反射般的占有欲。
以前,我以为要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,就要变成比迷恋对象(简称为变量X)更强的人,比如成绩更好,读书更多,个性更独立等等。但后来发现这一切种种都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的编造。
我考了第一,X不在乎。
我写了好多人喜欢的日志,X看都懒得看一眼。
我巴心巴肺的四处stalk X的故事,X不知道。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会觉得我只是闲的肝疼,劝我去好好读书,丰富一下苍白的人生。
我窝在房里愁眉苦脸的胡思乱想,一打开Facebook就发现都是X去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友人在各种会议上亲密友好的照片。
反正,就是无论我怎么样,X仍然在遥远的星球,光芒四射,耀眼非凡。
很多时候,这样的不对等让我觉得很无奈。
好像是自尊心受到了打击。
我会去质问,凭什么我要去那么在乎你。
或者,凭什么我终于这么厉害了你还是那么不在乎我。
后来我明白了,谁更依赖谁,是在彼此遇见的时候,由两个人的姿态决定的。
精神比较贫瘠的那一方,一定会一直追逐寻找。
就像沙漠里的独行者望着远处的海市蜃楼。
或者黎明前的梦旅人,幻想着阳光即将照射来的方向。
所以《月亮和六便士》里,所有的人都崇拜斯特里克兰德。
所以,《小径分叉的花园》结尾伫立的不是故事,而是时间。
毕竟在这个宇宙里,我们最真实的欲望都是能拉着一个人的手,向温暖神圣的地方奔跑。
而那个人,却会因为生活的种种机缘巧合,少了甜蜜的回馈,最终成为一种精神信仰。
而也是因为这样孤独决绝的信仰,才让我们疼得一直想要快马加鞭。
有句话许多人说:成长的标志就是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,接受有很多事情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,不管是事业还是感情。
但是我想,很多人事存在的方式决定了,他们的意义不在于被得到,甚至被靠近。
他们只是远远的, 给我们一个仰望的方向,奔跑的念头或者执念的理由。
一个渺小世界里的伟大梦想。
直到最后,我们或许也慢慢变成了自己的X。
或者是接近了而没有办法更了解的人。
或者是了解了而没有办法,让他,如你迷恋他一般,迷恋你的人。
这样的迷恋有千千万万种,可能是真爱,可能是友谊,可能是焦灼的好奇,或者隐忍的崇拜。
反正,就是一个人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寄托。
如果长期得不到回馈,就成了精神罂粟,麻痹理性,不断刺激人条件反射般的占有欲。
以前,我以为要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,就要变成比迷恋对象(简称为变量X)更强的人,比如成绩更好,读书更多,个性更独立等等。但后来发现这一切种种都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的编造。
我考了第一,X不在乎。
我写了好多人喜欢的日志,X看都懒得看一眼。
我巴心巴肺的四处stalk X的故事,X不知道。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会觉得我只是闲的肝疼,劝我去好好读书,丰富一下苍白的人生。
我窝在房里愁眉苦脸的胡思乱想,一打开Facebook就发现都是X去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友人在各种会议上亲密友好的照片。
反正,就是无论我怎么样,X仍然在遥远的星球,光芒四射,耀眼非凡。
很多时候,这样的不对等让我觉得很无奈。
好像是自尊心受到了打击。
我会去质问,凭什么我要去那么在乎你。
或者,凭什么我终于这么厉害了你还是那么不在乎我。
后来我明白了,谁更依赖谁,是在彼此遇见的时候,由两个人的姿态决定的。
精神比较贫瘠的那一方,一定会一直追逐寻找。
就像沙漠里的独行者望着远处的海市蜃楼。
或者黎明前的梦旅人,幻想着阳光即将照射来的方向。
所以《月亮和六便士》里,所有的人都崇拜斯特里克兰德。
所以,《小径分叉的花园》结尾伫立的不是故事,而是时间。
毕竟在这个宇宙里,我们最真实的欲望都是能拉着一个人的手,向温暖神圣的地方奔跑。
而那个人,却会因为生活的种种机缘巧合,少了甜蜜的回馈,最终成为一种精神信仰。
而也是因为这样孤独决绝的信仰,才让我们疼得一直想要快马加鞭。
有句话许多人说:成长的标志就是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,接受有很多事情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,不管是事业还是感情。
但是我想,很多人事存在的方式决定了,他们的意义不在于被得到,甚至被靠近。
他们只是远远的, 给我们一个仰望的方向,奔跑的念头或者执念的理由。
一个渺小世界里的伟大梦想。
直到最后,我们或许也慢慢变成了自己的X。
我又如何回忆我
曾经把最好的青春都灌溉在这个人身上,用尽了笑和泪,让爱萌芽,虽然最终也没开出一朵花,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,即使没有他,她的青春也不会永垂不朽。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,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,当你怀揣着它时,它一文不值,只有将它耗尽后,再回过头看,一切才有了意义――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,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。
曾经以为:有些事情,现在不去做,以后很有可能永远也做不了。不是没时间,就是因为有时间,才会一拖再拖,放心让它们搁在那里,任凭风吹雨打,铺上厚厚的灰尘。而我终将遗忘曾经想要做的事、想要说的话、想要抓住的人。
曾经以为: 只要我给自己武装上一个厚厚的壳,把所有感情挡在里面,就不会受伤, 就不会失望。小心翼翼控制自己的希望,就是为了不要失望。
而现在,放下了所有的武器,把最柔软的腹部露在外面,却又如此遍体鳞伤。说我不难过,是在欺骗我自己,说我没有想念过,渴望过,梦过,依恋过,是在逃避我自己。说我不爱了,不要了,一切都过去了,我终于像凤凰一样跳出来了,是我还不够坚强。
如果等的人还没来,不是被抛弃,而是他还在来的路上。
曾经以为:有些事情,现在不去做,以后很有可能永远也做不了。不是没时间,就是因为有时间,才会一拖再拖,放心让它们搁在那里,任凭风吹雨打,铺上厚厚的灰尘。而我终将遗忘曾经想要做的事、想要说的话、想要抓住的人。
曾经以为: 只要我给自己武装上一个厚厚的壳,把所有感情挡在里面,就不会受伤, 就不会失望。小心翼翼控制自己的希望,就是为了不要失望。
而现在,放下了所有的武器,把最柔软的腹部露在外面,却又如此遍体鳞伤。说我不难过,是在欺骗我自己,说我没有想念过,渴望过,梦过,依恋过,是在逃避我自己。说我不爱了,不要了,一切都过去了,我终于像凤凰一样跳出来了,是我还不够坚强。
如果等的人还没来,不是被抛弃,而是他还在来的路上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